转载自「青眼」
时光如海,奔流不息。当你还在抢着最后期限完成产品备案,或正为上传功效宣称摘要和做好原料安全信息填报忙得焦头烂额,2022年已不打招呼地来到了。
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站在这岁末天寒之际,总会油然而生一腔莫名的感怀。的确,刚刚过去的2021年,无论个人还是行业,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巨大考验令人窒息。
回望过去这一年,激烈的变革早在年初埋下伏笔。在华强北,辉煌了3年的美妆行业一夜“消失”,“水货”时代迎来终结。
一切都会烟消云散,一切都来得那么迅猛。上海打响整顿“械字号化妆品”第一枪后,随即各地秋风扫落叶般全面扫荡“械字号化妆品”。
旧“顽疾”需根除,只因新的事物更受期待。日月轮回,唯新不败。40年历史的去屑成分被欧盟禁止,ZPT的命运让不少行业人感叹,“国内洗发水市场要变天。”天不会变,变的是从好用到更温和。
消费需求之变,将曾经的明星成分送入历史。市场之变,则让行业如鱼饮水冷暖自知。这一年,丙二醇、氨基酸、乳化剂等化妆品“大料”及包材价格涨幅惊人,让一众代工厂苦不堪言却又左右为难。难,确实是真难。
冬雪压不垮不屈的枝桠,寒风中总会有盛开的花蕾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30多年前的伟大论断至今仍光芒万丈。未来,科技更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,甚至成一众企业的生存命脉。这一年,中国化妆品正式进入功效评价时代。企业“自卖自夸”已无出路,化妆品功效宣称要讲“真凭实据”。
信而有证,一下子将脱离草莽期的行业门槛拉升了几个段位,也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。这一年,已有29家企业主动注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。准入门槛提升加上新规“拉网式”监管,行业一时间风声鹤唳。
风浪之中,没人能够独善其身。这一年,部分化工原料报价到达10年以来的历史高峰。初始吃下涨价压力的代工厂遭到暴击,进而这股涨价潮也蔓延至品牌方,坐不住的国内外企业纷纷上调价格。但,消费者买账吗?
涨的不止是原料。这一年,单个产品的备案成本最高上涨近百倍。新规之下,3个月出新品的时代已成往事。各种宏观、微观因素夹杂到最后,有不少人感慨这一年是“20年来最差!”但对行业未必是坏事,确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,“化妆品行业经过30多年的野蛮生长,现在才真正冷静下来了。”
这世界,谬误终将被战胜。这一年,多个外资大牌纷纷因宣传无法证明的功效被罚。不分国籍的重拳出击,已然证明合规才是唯一之途。虚无缥缈的“擦边球”,时刻都暗藏顷刻间倒塌的危险。
如你所见,曾经行业最擅长的“新概念”来得快去得更快。这一年,“刷酸化妆品”“干细胞化妆品”“睫毛生长液”“食品级化妆品”“377普通化妆品”“儿童彩妆玩具”……被禁或严管。新概念历来都不会绝迹,但未来还有存活土壤吗?
大时代有风暴眼,不确定性增加让人不免迷茫和彷徨,也担忧这一年带给行业阵痛的因素只是“开胃菜”。一方面,备案“困难”及成本不断攀升,必将令一众中小企业疲如奔命。另一方面,配方未形成绝对护城河,或过了备案关却功效测试不过硬,依旧难逃被市场抛弃。
是的,活着本就不易。在化妆品新条例持续“倒逼”下,化妆品行业开始迈入“全裸时代”。可以预见,今天起不做功效宣称的化妆品尤其是护肤品几乎不存在。同样,又一批在灰色地带求生存的企业都将被淘汰。
是的,一个正常的市场,就是要正向淘汰,而非逆向淘汰。只有树立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规则,做好产品的时代才会真正来临。合规、可持续发展,这不正是行业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时代浪潮,重新锚定初心?谁是“穿上”皇帝新衣的小丑,谁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者,星光从来不负追梦人。
是的,穿越时光最不易。让我们在抱怨之时,更心怀信心。只有信心和希望,才能赋予逐光的无穷之力,才能淌过大江大河,才能无惧前方烈火。个中纵有蹉跌,气象犹在更新。我们期盼,这是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威胁人类的“最后一个寒冷的冬季”,也是行业开启新周期之前的“最后一个寒冷的冬季”。
2022年的时光之隧已经打开,让我们互道一声新年好,也让我们一起携手向光而行,向阳而生。